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穿过惊涛骇浪。在数代人的努力下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不断发展。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激光这束“最亮的光”迅速发展,助推中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以下选取部分中国激光产业发展史上重要时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1961年夏,在王之江主持下,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于长春光机所研制成功,仅在美国贝尔实验室一年之后。 1964年,钱学森院士提议取名为“激光”,既反映了“受激辐射”的科学内涵,又表明它是一种强烈的新能源。 20世纪60年代初,陈定昌被任命为“激光雷达项目”项目组长,该项目建成了世界上第一部激光雷达样机,用详实准确的实验数据,突破了“四个科学原理”的限制,发展了中国第一部全反射式激光雷达,比美国林肯实验室领先多年。 1964年,中国第一所,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所激光技术的专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立。 1964年,“6403”高能钕玻璃激光系统启动。 1965年,开始研究高功率激光系统和核聚变。 1966年,制定研制15种军用激光整机等重点项目。 1976年,由中科院长春光机所、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轿车分厂等单位合作研制的CO2激光切割机成功的应用于“红旗”牌轿车覆盖件的切割上。 1976年,武汉的赵梓森院士团队拉制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根实用光纤。 1982年,激光加工列为“七五”“十二五”国家科技重点攻关内容。 1983年,“全国热处理学术交流会与攻关方案论证会”在武汉召开,包括激光器及激光热处理工艺等若干项目通过方案论证,正式列入国家“六五”科技攻关课题。 1987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研制的神光装置,在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合作下,经试运转一年半后通过国家级鉴定。 1994,我国第一台激光陀螺工程化样机在国防科技大学诞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够独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国家。 1996年,大族激光成立,并于200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999年,华工科技成立。200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华中地区第一家以激光为主业的上市公司。 2003年9月,在“863”计划和中科院创新工程的支持下,中科院5个院所联合攻关,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激光全色投影显示。2006年1月研制出140英寸激光全色显示原理样机并通过了相关部门鉴定,鉴定结论为总体与国际同步,色域覆盖率国际领先。 2004年,烽火通信继推出激光输出功率达100 W以上的双包层掺镱光纤后,将该类新型光纤的输出功率成功提高至440 W,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我国在高功率激光器用光纤领域的重大突破。 2006年,激光技术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成为中国未来15年重点发展的八项前言技术之一。 2007年,武汉锐科激光成立,通过技术研发打破了光纤激光器领域技术依赖与价格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迫使同类进口产品价格下降50%。 2011年,《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将激光加工技术及设备列为当前应优先发展的21项先进制造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之一。 2012年,《“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进激光显示等新一代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2012年,华工科技与武汉锐科激光共同研制出4 kW光纤激光器,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光纤激光器企业。 2014年,国防科技大学激光陀螺技术创新团队构建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水平激光陀螺全闭环研发体系,研发与应用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2015年,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制的10 PW(千万亿瓦,拍瓦)级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实现了1PW激光脉冲输出。 2016年,中国首次实现了“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核心器件全国产化目标,汽车制造中的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装备”项目,打破了40多年的国外垄断。 2017年,《“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开展激光器标准建设,实现高性能激光器及核心关键部件的国产化与产业化。 2019年7月,南京理工大学朱日宏、沈华教授承担的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工业级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编号:2017YFB1104400)中的子课题“3万瓦级光纤激光器用光闸的研制”所研制的万瓦级光闸样机在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了样机的性能测试。 2019年12月,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高端全息光栅研发”项目综合验收会,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2021年,《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重点发展高速高精度光探测器、高速直调和外调制激光器、高功率激光器。 2021年6月21日,我国首台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成功获得首批实验数据,首次获得飞秒尺度的“水窗”波段X光照片,成为国际上仅有的两个实现“水窗”波段相干衍射成像实验的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之一。 免责声明:编写或转载此文是为了传递更多的信息,为光电行业尽一些绵薄之力。若文字或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有不当之处,请作者在20个工作日之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 联系邮箱:lm@focaloptics.com,欢迎相关行业朋友与我们约稿。谢谢。 |
|手机版|搜索|焦点光学|光电工程师社区
( 鄂ICP备17021725号-1 鄂网安备42011102000821号 )
Copyright 2015 光电工程师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申明:本站为非盈利性公益个人网站,已关闭注册功能,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络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对某些内容有质疑或不快,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 2001-2022 光电工程师社区 网站备案号:鄂ICP备17021725号 网站公安备案号:鄂42011102000821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GMT+8, 2025-7-5 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