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薄膜光学实验室在高阈值宽带低色散反射镜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基于金属介质低色散镜的损伤机理,通过界面增强技术,损伤阈值提升22%。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Optics Express上。 低色散反射镜是超强超短激光装置中数量最多且最关键的元器件之一。随着超强超短脉冲激光的发展,激光脉冲宽度已经压缩至数飞秒,这对超快激光系统中反射薄膜元件提出了新要求:具备更高的损伤阈值、更宽的带宽、更高的反射率,并且不引入额外色散。 研究人员对金属-介质反射镜的界面(金属与介质)展开研究,发现金属-介质反射镜在飞秒激光作用下的初始损伤源位于界面处,且整体损伤形貌呈现出应力破坏。有限元分析表明,界面处于应力强场区。通过热退火工艺促进界面处的原子扩散,界面处的结合力得到增强,损伤源头从界面转移至表面,损伤阈值提升了22%。此项研究有望为金属介质低色散反射镜的抗损伤性能提升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 图1 (a)损伤中心区域放大图(b)界面未增强前表面损伤形貌(c)损伤边界处FIB图 图2 (a)损伤中心区域放大图(b)界面增强后表面损伤形貌(c)损伤边界处FIB图 免责声明:编写或转载此文是为了传递更多的信息,为光电行业尽一些绵薄之力。若文字或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有不当之处,请作者在20个工作日之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 联系邮箱:lm@focaloptics.com,欢迎相关行业朋友与我们约稿。谢谢。 |
|手机版|搜索|焦点光学|光电工程师社区
( 鄂ICP备17021725号-1 鄂网安备42011102000821号 )
Copyright 2015 光电工程师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申明:本站为非盈利性公益个人网站,已关闭注册功能,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络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对某些内容有质疑或不快,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 2001-2022 光电工程师社区 网站备案号:鄂ICP备17021725号 网站公安备案号:鄂42011102000821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GMT+8, 2025-7-12 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