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名光学玻璃厂:搞光学加工的,离不开玻璃厂在玻璃材料上的支持。
比如说,有再好的机台设备,再好的加工工艺,但你买不到客人需要的玻璃材料,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订单落入别人家。
这里粗略介绍一下我所了解的世界知名光学玻璃厂的相关状况,
有不对的欢迎大家伙们指正
多谢了
这个题目有点大,可能短时间还完成不了,朋友们多见谅。
好了,说知名光学玻璃厂,就不得不先说德国SCHOTT,说SCHOTT就必须先说德国Zeiss.
时至今日,世界上优良的光学镜头很多,并非全然Zeiss 设计的镜头就是最好,但所有经典的作品中Zeiss 所占的比例最重 却也是个公认的事实。
Zeiss是由卡尔·蔡司所创立,在1840年代的德国葳玛(Weimar),他成为一个知名的透镜制作者。
在1866年物理学家Ernest Abbe博士以研究导师的身份加入蔡司工作室,两人一同研究光学产品的科学基础原理,1872年他们联合制作出了复合式显微镜,这台复合式显微镜是现代所有复合式显微镜的始祖。
在这个期间,蔡司做出他从未做出的最佳透镜。理论上,Abbe正弦学说能大大改善透镜品质。但问题是,没有足够强壮的玻璃来测试这个学说。
幸运地,Abbe博士认识了奥多Schott (OttoSchott)。30岁的Schott是位刚得到博士学位的玻璃化学家。1879年他们进行合作,很快地于1886年生产了新型玻璃,能充分地表现Abbe正弦学说。这种新型玻璃为新显微镜的物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消色差物镜 (Apochromates),除此之外,也解决了色差问题。
Schott专门生产用于新型Carl Zeiss显微镜的玻璃,1884年建立了一个全面的工厂,这就是德国SCHOTT
120多年来,SCHOTT公司一直引领世界特种玻璃技术的发展方向,而OttoSchott也无可争议地被尊为现代光学玻璃之父。
德国玻璃技术好啊。。。。。。。。。。。。。。。。。。。。。
谢谢楼主分享,顶一个!就是一次内容太少
康宁也不错啊,象现在Nokia及Microsoft等客户在设计手机或Mp3、Mp4屏幕时都会考虑到康宁玻璃
在日本,小原光学(OHARA)应该是最早开始熔炼光学玻璃的。
1935年由小原甚八先生创立小原光学玻璃制造所,在東京蒲田开业,1936年开始光学玻璃的熔解业务。
1944年改为株式会社 小原,在神奈川县相模原新建工厂,沿袭至今。
经过多年的发展,OHARA已成为日本光学玻璃溶解产量最高者,每年熔炼光学玻璃达4000多吨,远高于第二的HOYA。同时开发出的光学玻璃种类也是世界上最多的,也超出了光学玻璃鼻祖SCHOTT。
多年来,OHARA一直专注于光学玻璃材料方面的发展,先后在台湾,马来西亚,广东中山设立玻璃毛胚生产厂。另在欧美等地也设立销售据点,其光学玻璃也于1969年,随阿波罗11号到达月球。
此外,OHARA还有涉足微晶玻璃,超低膨胀玻璃,光纤玻璃等领域。
HOYA,1941年创立,专业生产光学玻璃,要早于株式会社 小原(1944年)。
现在一直称HOYA是日本第一家专业生产光学玻璃的公司,但小原公司的介绍,其前身小原光学玻璃制造所早在1936年就开始了光学玻璃的熔解业务,谁是谁非,我们现在很难去分清了。
HOYA发家于光学玻璃生产,但并不仅仅满足于玻璃材料这一领域,与SCHOTT一样,其涉足光学电子,卫生医疗,视力保健,晶体材料等众多领域。在中国,一般人更多听说的是豪雅牌眼镜片,滤镜。所以,虽然光学玻璃的熔炼产量不及OHARA,却是比OHARA规模大很多的集团公司。
HOYA,与中国最早从光学玻璃生产设备方面开始合作。
1979年10月,向中国出口眼镜用透镜半成品的技术和成套设备;
1985年,向中国成都光明输入光学玻璃连续生产熔炉成套设备;
成都光明,湖北新华光也有延聘一些HOYA的退休人员,研制出一些高端精密的光学玻璃.......
可以说,HOYA对我国的光学玻璃产业也有一定的助益。
本帖最后由 粤凌翔玻璃 于 2009-2-16 21:48 编辑
HOYA在2003年撤消台湾保谷工厂,将玻璃毛胚的生产集中到其泰国工厂,同时加大泰国工厂的冷加工投入。
经过一番整合,目前泰国HOYA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光学毛胚压制生产厂和光学镜片研磨厂,单月压胚生产产能达3000万片,而镜片研磨单月产能超过1800万片。
2008年,HOYA成功并购日本相机大厂PENTAX。这样,从最初上游的光学材料的生产,到拥有最下游的相机及影像器材的生产,HOYA开始了整个光学产业链的垂直整合。
说明一下,由于本贴纯粹是讨论生产光学玻璃的知名工厂,其他生产电子浮法玻璃的工厂就不在本贴的讨论范围中,包括美国康宁,欧洲的皮尔金顿及圣戈班,还有日本旭硝子,板硝子等玻璃业巨头。
本帖最后由 粤凌翔玻璃 于 2009-2-16 22:37 编辑
上面讲到“硝子”,那我们接下来就谈一谈日本光学业界的另一强者----光硝子(HIKARI)。
说实话,HIKARI除了在光学玻璃业界有一定名气,是排在OHARA,HOYA之后的老三外,在其他行业的影响真的是乏善可陈。当然也可能是HIKARI更年轻的缘故。
但HIKARI 也并非一无是处,HIKARI也有开发出100多种光学玻璃,有些玻璃牌号更是填补了业界的空白,在光学曲折率与色散坐标中也占据了一些独有的位置,如E-FKH1等。
早在上世纪90年代,HIKARI就在香港设立销售据点,以应对国际市场的需要。
2002年更是进军中国内地,与大陆的光学玻璃最强者联合,设立光硝子(常州)光学有限公司,专业生产二次成型的光学玻璃毛坯。
然而,HIKARI似乎在设立之初就伴随着先天的不足----太过于家族化的经营,太过于依赖照相机巨头NIKON的订单.
其生产的光学玻璃很大部分是来对应NIKON的产品,而在其他方面的客户那里少有市场。虽然有进军内地的大动作,终于还是陷入困境。
2005年,由枥木NIKON收购了HIKARI的全部股份,原HIKARI老板完全退休,由NIKON派人接管。
本帖最后由 粤凌翔玻璃 于 2009-2-16 23:18 编辑
但鉴于HIKARI在光学玻璃业界的地位,NIKON决定除100%供应NIKON本公司的产品需求外,对外营业的部分暂时仍保留HIKARI的名义。
这样,HIKARI走了与HOYA完全相反的道路:HOYA以材料厂的身份收购相机厂PENTAX,而HIKARI则以材料厂的身份被相机厂NIKON收购。
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在市场上不会再看到HIKARI的身影。
谢谢楼主。我们公司现在加工的材料基本以OHARA、SCHOTT、HOYA为主。
21# xiangdongy
那贵公司的客户群应该主要是日本,欧美向的。
受当前的环境影响大吗?
继续
在日本光学玻璃业界,还有一家公司是值得一提的,那就是日本住田光学SUMITA。
SUMITA自1953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高端光学玻璃及玻璃光纤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在光学玻璃方面,SUMITA坚持不懈的探索新的方法和技术工艺来提升许多产品的规格,包括原材料的准备、混合、溶解和退火等,将其产品定位为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来满足更快的市场的需求。
2006年,SUMITA公司产出世界上最高折射率的玻璃K-PSFn214,折射率(nd)为2.14,阿贝数(νd)为17.8。 不仅折射率高,而且具有超过我们预想的透光率。美中不足的是,代表色差高低的阿贝数仅为17.8,极容易产生色差。
但SUMITA没有停止开发高折射率玻璃的脚步,在接下来的2008年,成功上市K-PSFn202,折射率(nd)为2.02,阿贝数(νd)为21.5。在保持高折射绿的同时,有效解决了阿贝数过低的问题。
也是在2008年,SUMITA与台湾EPI公司在中国深圳合资组建住田東祈光学(深圳)有限公司,旨在为了给中国业界提供更加便捷、及时的现地化服务。
希望借此契机,SUMITA能与我们走的更近。
在日本光学玻璃业界,还有千叶光学、五铃硝子等七八家专业熔炼光学玻璃的工厂,但其月产量都不足一吨,规模小,其影响尚未走出日本本土,离我们的视线还那么遥远,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国内的光学玻璃厂如成都光明,湖北新华光,上海新沪,就在我们身边,相信大家对它们也有一定的了解,这里就不必多说了。
纵观世界各大光学玻璃厂,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各公司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光电业界巨头的支持,可以说各自有稳定的客户源:
德国SCHOTT,最初是专门供应Zeiss的需求,至今仍是卡尔蔡司与莱卡的首选;
日本OHARA,其最大客户是CANON,一直保持战略合作的关系;
日本HOYA,其光学玻璃材料主要用在SONY/松下,并为之进行研磨镀膜等后段加工;
日本HIKARI,不用说,现在已经成了NIKON大家庭的一员........
而我们国内的光明/华光等公司呢?因为没有光电业品牌巨头的支持,一直未摆脱低价低品质的阴影,在世界各品牌厂那里,在设计时只能是侯选。
粤凌翔玻璃
我们的主要客户是日本,欧洲的数量不多。这次的金融风暴对我们有挺大的影响。
你是搞什么专业的,怎么对硝材的厂家如此了解。
知识就是知识啊 到老都不能学完啊
目前环境不好,对上游光学玻璃熔炼的冲击也是很大的,OHARA/HOYA已经停了一些玻璃熔解炉,以减产来应对当前的危机。
31# xiangdongy
呵呵
见笑了,我们有做光学玻璃毛胚,当然对材料方面比较熟悉了
不知您是哪家公司?
我的电子邮箱是:
lizhaoling20080610@yahoo.cn
希望常联络
楼主的帖子相当精辟,对这些材料界的掌故信口道来哈。
不过对于我们光学设计者,更需要支持国产玻璃,平时用时有几个无关痛痒的小问题一直想找人请教:
例如国内玻璃命名,前缀H表示环保,D表低熔点,那么像光明这些厂玻璃后缀L这些是什么意思啊,如何使用的?例如H-K9为516641,H-K9L为517642,略有不同,其它方面有没有不同呢?希望哪位达人讲一下我们国内玻璃这方面的知识和变化。
本帖最后由 kaka 于 2009-2-19 17:42 编辑
光学玻璃还得靠人才啊,国内光学玻璃厂人才如何
垃圾破厂都是裙带关系,低质垃圾不倒才怪,不是国家扶持早倒掉了
36# yasn
呵呵
这个问题我们也有了解过。
成都光明的牌号后面有后缀“L”或“A”的,都是在原有玻璃配方基础上再完善改进过的产品,相比原有牌号的产品,nd/vd可能相差无几,但在其他方面如透过率等物理/化学性能方面,有后缀的牌号更佳。
成都光明最新上市的肯定都是有后缀的牌号,如果在实际中碰到的是没有后缀的材料,肯定是以前的库存料。
36# yasn
H-K9与H-K9L的区别:
H-K9是成都那边所谓低参数的玻璃,nd基准值是1.51633,vd基准值是64.1,是老款,目前少有生产,如果有需求,光明厂也会给你熔一些。
H-K9L则是目前上市最普通常见的,nd基准值是1.51680,vd基准值是64.2。
兄弟一席话,小弟胜读十年书啊!
见笑了,坛子里水深的很,我有点班门弄斧了
见笑了,坛子里水深的很,我有点班门弄斧了
兄弟们其实奥地利也有一家比较低调的玻璃厂家,他们的东西相当的顶级,绝对不会输给SCHOOT,只是很少有人知道啊!
奥地利的确实没有听说过
有些公司确实低调,其产品也仅限于极小范围内
德国肖特、美国康宁、小日本也一家,但是质量不够好,知名度也远不如这二家,故不为他们打广告,国内的上海新沪玻璃、成都华明比较有名。
成都那边的光学厂比较多,以致于成都光明的玻璃使用量多
听楼主的解说,了解到不少东西,谢谢!!
学了不少知识,感谢楼主! .
美国的corning一直都是只对美国军方提供特种材料;
到现今,是缓缓对外提供一些材料。
挺斑竹真是如在玻璃的历史长河中游行一般,受益颇深
支持 德國Schott..................我公司在使用.

回复 huazida 的帖子
康宁用在手机面板上的玻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光学玻璃,
因为强化后不易刮花、破碎,用在手机上那个外观晶莹剔透,好!!!
学到不少知识,谢谢楼主

这次日本地震,光学业界也要受严重影响了!
住田的名气还是不够大,有些国内的厂商不敢买。
Schott专门生产用于新型Carl Zeiss显微镜的玻璃,1884年建立了一个全面的工厂,这就是德国SCHOTT
ZEMAX里有14个厂家,都是著名的。前一段俄罗斯的路特卡力诺还为南京天文提供一批直径1.1米的玻璃毛胚。
路特卡力诺简称LZOS,看一段视频。
我们公司就是徕卡的核心供应商,肖特材料的超级VIP客户,哈哈~~~

谢楼主分享,顶一个!就是一次内容太少
walkman118 发表于 2012-9-19 14:31 
我们公司就是徕卡的核心供应商,肖特材料的超级VIP客户,哈哈~~~
我给您留言了!!
学习学习,现当代全国最大的精密光学展——中国光博会,2014.9.2-5,深圳会展中心向您展示最新的镜片生产技术!